close


今年拍攝五色鳥伊始, 應國館刊物編輯人之邀

選了一些圖檔供應刊物之需


34期刊物(102年夏季號)終於完成


摘錄以饗格友


文章錯誤之處尚祈指證


 


 



 






五色鳥的家──國父紀念館 





「郭---------」一大清早國父紀念館中山公園的五色鳥就以嘹亮的鳴唱聲迎接晨運遊客的到來。





在每年的繁殖季節(三月至八月下旬),五色鳥就在中山公園尋找合適的樹木開始牠築巢的工作,在中山公園最常挑選黑板樹或白千層的枯枝,用牠的嘴喙一啄一啄的辛苦築巢,經過三周的努力築好的巢如果雌鳥也滿意就可以開始孵蛋育雛的工作了。












 


五色鳥(學名:Megalaima oorti nuchalis)為臺灣特有亞種。2009年中華鳥會把該亞種改為獨立種(學名:Megalaima nuchalis),中文名為「台灣擬啄木」,從台灣特有亞種改為台灣特有種。



五色鳥在台灣為普遍的留鳥。因其羽毛有五種顏色而得名,故有花和尚之稱。五色鳥的嘴及眼後呈黑色,前額為金黃色,眼先紅色,眼睛上方有黑色眉線,臉部及頭頂呈藍色,下頦與喉部上方金黃色,胸部上方有紅斑,胸部以下鮮黃綠色;跗蹠與趾鉛灰色,頸後有紅色區塊。全身則為綠色;體型肥胖且頭大,上嘴較下嘴長,嘴鬚發達。雌鳥與雄鳥不易分辨。


 


 


 



 


2013年的四月牠如往年般辛苦築巢,這一次牠相中了逸仙路出口的白千層樹幹,由於位置明亮又是步道出入口,特別吸引了遊客們的注目。也吸引愛鳥人士自清晨到黃昏的守候記錄親鳥育雛的辛苦過程。



觀察五色鳥的食物以果食為主,也吃昆蟲,鳥友們記錄的昆蟲有螳螂、蜘蛛、金龜子、蜻蜓、蜥蝪及蝶蛾類及其幼蟲;最特別的也曾帶回別種鳥的幼雛供其餵食。如體形太大會再攜出處理成小塊再給幼鳥食用。
   
五色鳥是一種很愛乾淨的鳥,在育雛過程中會不斷地將幼鳥的排遺和木屑混合後攜出洞外。







林務局有一個五色鳥研究小組在 四月二十六日 特別以紅外線針孔攝影探查這一巢裡有兩隻幼鳥,而到了 五月四日 二度探查就僅剩一隻幼鳥在巢洞內。



五色鳥的蛋約須兩周孵出,約三周後小鳥可以在洞口探頭,再約一周就會離巢。今年中山公園的這一巢從 四月十九日 開始觀察到 五月二十三日 結束最後並沒有鳥友成功記錄幼鳥的離巢畫面是一遺憾之處。


 












往年在中山公園大底能發現一巢五色鳥就已是幸運,而今年卻同時觀察到有四對五色鳥的同時築巢。因此適當的保留枯木才能為五色鳥營造一個美麗的家。也能讓遊客們到中山公園多了一項賞鳥的悠閒之旅了。


 


 



PS:


今年觀察了三對五色鳥的育雛狀態


1號巢由於位置明顯在今年引起相當程度的注意


為本文所記載之概況


2號巢位置光線較暗


雛鳥一隻 於颱風前墜地死亡


另一隻順利於颱風蒞臨前離巢


 


3號巢雛鳥於昨日開始探頭


周內應可順利離巢


此次五色鳥鳥巢因颱風毀損4巢


也趁機觀察其內部實態


洞口直徑5公分


其內成袋狀最寬處10公分


深長32公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